代谢综合征是肥胖和三高人群的“隐形杀手”,看干细胞如何力挽狂澜

发布时间:2023-11-23供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问题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世纪难题,尤其是人到中年,基础代谢率降低,加之饮食不节制、酒桌应酬不断、运动量不足等,都是导致肥胖的潜在因素。

然而肥胖不仅仅会引起身材焦虑,还可能会导致一种更为可怕的后果——即代谢综合征,这是一种以肥胖为基础的复杂的临床病症,可涉及心血管、肾脏、肝脏等多个器官的病理改变,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祸根。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核心的,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临床综合征。以向心性肥胖(又称腹部肥胖)为前提条件,同时伴有血压升高、血脂异常、糖耐量异常、慢性炎症状态、凝血溶血功能异常等。

代谢综合征本身并不可怕,但如果不及时干预,则可能诱发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还可能引起高尿酸血症、肾损伤、肝代谢异常等严重后果。

代谢综合征是如何发生的?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其中,胰岛素抵抗、向心性肥胖是发病的核心因素。

NO.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和与其相关的氧化应激、炎症状态,是代谢综合征的生理、病理基础,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血浆中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可特异性地阻断胰岛素信号的传递,使人体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下降,机体需要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最终可导致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等。胰岛素抵抗还可能与高血压、血脂异常有较大关联,是导致多种代谢紊乱的共同通路。

NO.肥胖

肥胖特别是向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始动因子,倾向于胰岛素抵,还可引起血脂紊乱、高血压、糖尿病、微血栓反应、高尿酸血症等。

脂肪既可以储存能量,还可分泌蛋白激素(如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与代谢综合征有关。腹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导致游离脂肪酸增多,国际糖尿病联盟也将腹围作为诊断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流治疗方法有哪些?

代谢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主要以调节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为主,但这些方法所需时间较长,而且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如果患者无法长期坚持,则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且无法从根源上治愈本病。

NO.调节生活方式

①调整饮食结构,控制高糖、高热量、高盐食物的摄入量,适当增加运动,以控制体重。

②尽量戒烟、戒酒等。

NO.药物治疗

①给予降糖药、降压药、降脂药等,以调控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在早期全面控制各项代谢异常。

②适当给予抗血小板药物,以间接改善凝溶异常和炎症状态,恢复内皮功能,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

干细胞为何能改善代谢综合征?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机体组织细胞的起源,可不断更新替代衰老死亡的细胞,以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代谢综合征涉及多个系统的病变,而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可在特定环境中诱导分化为特定的组织细胞,还可直接参与损伤修复,并具有抗炎、促进新生血管生成、免疫调节、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不仅能缓解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还有望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目前用于代谢综合征研究的干细胞主要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日本自体脂肪干细胞等。

干细胞在治疗代谢综合征上的具体应用

NO.干细胞治疗肥胖与血脂异常

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始动因子;而血脂异常主要包括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三酰甘油偏高等,干细胞主要通过以下机制,改善肥胖与血脂情况。

①调节脂肪因子

在脂肪组织中存在两种关键的脂肪因子,即瘦素、脂联素,二者皆可调节体内葡萄糖稳态,瘦素还可调节脂质。

肥胖的发生主要与血液中脂质成分异常有关,如果长期保持高脂饮食,则可造成瘦素基因表达上调、脂联素基因表达下调,进而引起脂联素与瘦素的比值下降,最终造成肥胖。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注入体内后,可增加脂联素分泌,使脂联素/瘦素比值增加,促进胰腺β细胞氧化,进而促进脂肪燃烧和能量消耗,减少三酰甘油的储存,还可减少脂肪酸从肌肉到肝脏的输送,最终达到改善高脂血症、减轻体重的目的。

②通过抗炎特性改善肥胖

肥胖可导致血清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水平增高;还可导致脂肪组织中炎性因子(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增高,进而促进炎症细胞在脂肪中的浸润,最终引起胰岛素抵抗而致病。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减低炎性因子水平,来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肥胖。

NO.干细胞治疗糖尿病

脂质代谢紊乱可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偏高或葡萄糖耐受不良,进一步导致代谢综合征。而炎性因子的产生与裂解,可进一步加重病情。研究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多向分化潜能、自身抗炎特性,减轻胰岛素抵抗,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①多向分化潜能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胰岛β细胞,直接改善血糖异常;还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参与修复损伤的血管内皮。

②自身抗炎特性

间充质干细胞可分泌可溶性因子(如前列腺素E2等),来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并抑制炎性因子IL-6、IL-1等的分泌,从而降低活性氧水平,减轻炎性反应。

NO.3 干细胞治疗高血压

慢性持续性炎症对高血压的发生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而活性氧水平升高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降低TNF-α等炎性因子的水平,提高IL-10等抗炎因子的表达,减轻高血压状态下引起的应激损伤。

小结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本病正是诱发冠心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损害等“致病四重奏”的罪魁祸首,严重威胁身体健康,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现有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不佳。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而随着再生医学的不断发展,干细胞因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直接修复损伤等多重优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直击代谢综合征的病机,有望彻底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如果您也是肥胖或三高人群,且想寻求干细胞这项新型疗法的帮助,可以私信小编,以获取国内外干细胞治疗的更多信息。

上一篇: 药物疗法无法治愈类风湿性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带来新希望! 下一篇: 干细胞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的应用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水发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