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11-15供稿:

干细胞医学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成果和进步,使其在妇产科领域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得以不断拓展。本文将分别从妇科、产科及生殖医学三方面介绍干细胞在妇产科几种常见疾病中的最新研究及应用进展。

01干细胞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宫腔粘连

近年来宫腔镜的广泛使用,导致子宫内膜机械性损伤,使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已成为生育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国内外诸多研究已经证实子宫内膜存在干细胞,并在内膜损伤及月经周期中参与内膜的再生修复,有国外学者认为创伤与感染等损伤因素使子宫内膜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减低,从而导致的内膜瘢痕性修复是宫腔粘连的重要原因。

干细胞对损伤或妊娠子宫内膜的应答作用是通过某种修复机制实现的,并非直接替代在月经中损伤的内膜细胞。而修复性干细胞供应不足可能是内膜损伤后修复的一个限制因素,并通过研究证实内膜损伤可使脐带来源干细胞向子宫内膜基质迁移,进一步研究发现宫腔粘连在干细胞干预后生育能力明显改善。

从干细胞角度对子宫内膜修复机制及宫腔粘连的深入了解,将为子宫内膜损伤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一条全新而有效的道路。

·异位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内膜细胞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妇科疾病。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经由输卵管,内膜细胞可进入盆腔异位生长。病变可能涉及所有的盆腔组织和器官,甚至可以发生在眼睛上。病灶伴随性生活疼痛,影响女性生育,甚至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的干细胞起源假说已成为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早在 2007 年,Gargett 等人就已提出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是由子宫内膜干 / 祖细胞(stem/progenitor cell,SC)所介导,并认为 EMs 可能是一种干 /祖细胞疾病。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已有国外学者通过体外实验证实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存在干细胞。

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干细胞来源,未来医学治疗可以通过寻求减少子宫内膜干细胞向异位点的迁移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间充质细胞(MSCs)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治疗可使异位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表型恢复。

02干细胞在产科疾病中的应用

·宫内干细胞治疗

随着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宫内治疗手段的进步,人们对干细胞治疗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中以脐带干细胞治疗胎儿疾病所取得的进步更为瞩目。干细胞治疗不仅仅所需要的干细胞量少,利用效率高,而且不易产生排异反应。

干细胞通过重建胎儿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达到治疗血红蛋白病、免疫缺陷病以及一些其他先天性疾病的目的,经过对大量的研究探索,高剂量细胞治疗的手段已经成功增加了嵌合体水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作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严重危害母儿健康,迄今为止病因尚未明确,其中炎症免疫过度激活、损伤性炎性介质释放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原因造成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修复及预防内皮损伤多年来始终是研究妊高症治疗的重点所在。

干细胞由于其分化特性和分泌作用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损伤的内皮细胞进行修复。除在特定环境下定向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对损伤内皮直接进行替代性修复之外,干细胞还可以通过旁分泌途径分泌具有修复作用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抗炎因子以及炎症趋化因子,调整组织局部微环境,影响细胞间信号传导,刺激组织修复及血管再生。

这些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和细胞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an Z 等人研究发现人脐血干细胞在改善妊血压水平,增加胎儿体重,减轻肾脏损害等方面作用显著,并认为其通过旁分泌途径作用于其他组织细胞,上调具有舒张胎盘血管作用的细胞因子 HO-1 和抗炎因子IL-10,减少炎症因子 TNF-α 的表达,抑制炎症免疫反应,改善螺旋动脉重铸,从而产生旁分泌性细胞保护作用。

03干细胞在生殖医学中的应用

·不孕症

不孕症近年来,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成明显升高趋势,其中子宫内膜粘连在上文已述,另外卵巢早衰的治疗已经部分进入临床。2018年初,报道了我国首个干细胞治疗卵巢早衰的宝宝诞生。这位诞下“干细胞宝宝”的女士在医院先后接受了三次卵巢内干细胞的治疗。两年后检测到该女士卵巢内有大卵泡活动,当月即自然怀孕。

生殖细胞产生障碍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生殖细胞将为攻克这一难题带来曙光。诸多研究已证实干细胞能够分化为有生物学功能的生殖细胞,从而产生健康的后代。

总结:

总结综上所述,干细胞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产科疾病的治疗,随着各个学科领域以不同角度和方法的深入研究,干细胞被发现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人体多个器官组织之中,虽数量甚微,但其取材来源日益丰富,提取和培养的手段更加便捷有效,增殖和分化机制愈加明朗,这些进步将为未来干细胞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

文章来源:中科干细胞

上一篇: 代谢综合征是肥胖和三高人群的“隐形杀手”,看干细胞如何力挽狂澜 下一篇: 科普丨干细胞是生命里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
或搜索关注:水发生命科学